找到相关内容86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近代三系唯识学的比较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[1] 杨维:《真识与妄识之辨:中国唯识古...:遂知整僧在律,而摄化学者世间需于法相,奉以为能令久住正法饶益有情之圭臬。[5]  三时学会方面的有关表述尚待查考,但从韩清净对唯识学的痴情上可以看出他对唯识学的推崇。在近代佛学名家,韩清净是一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0658249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的菩提心思想

    4月。  杨维,《论善财童孓五十三参的内涵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》,《哲学门》第四卷第二册,民国92年。 ...心”两大面向切入,试由文字本身及佛教心识论的历史流变,对“菩提心”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先在认识。接下来的第参章《菩提心的发起与分类》,在广引经论的视野下,阐述了发心的意义与因缘,也对菩提心的分类、增上...

    邱湘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00561971.html
  • 佛教与现代化——纪念太虚大师圆寂60周年研讨会在上海举行

    ,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关的学者方立天、楼宇烈、杨曾文、觉醒、觉真、陈兵、王雷泉、麻天祥、宋立道、邓子美、严耀、李向平、姚南强、吴平、黄夏年、王仲尧、李利安、郑晓江、曹曙红、徐孙铭、董群、徐文明、夏金华、刘元春、林国良、辛世俊、刘泽亮、宣方、刘成有、圣凯、温金玉、杨维、金易明、肖永明、陈永革、王公伟、吕建福、陈坚、陈卫华、戴继诚、韩焕忠、郑涌、韩凤鸣、李虎群、哈磊、胡绍皆,、唐忠毛、张伟然、能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4163013.html
  • 序——写于《佛道儒心性论比较研究》功德圆满之际

    所以本论以佛教为首而以儒家为末。此外,本论将儒家列在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:是儒家学说在中国社会绝对权威的树立导致了中国的衰落。作者这么说,是因为中国走向兴盛时所用的指导思想都不是儒家的,往往是道家...展开探讨,从而对佛、道、儒心性论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横向揭示;第七章《结论》,作者对本论各章节所得到的最新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,并明确归纳了本论对国际心性论研究所做的贡献。在论述过程,作者引用...

    恒毓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40677318.html
  • 论智顗的“一念心”

    rdquo;和“心”拆开来,认为“心”是思维主体,而“一念”则是此思维“主体认识的发动”,这与杨维所说的...出版社,1999年3月版),页2。   [11] 杨维,《心性与佛性──中国佛教心性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》(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论文,1998年),页48。   [12] 赖永海,《中国佛性论》(中国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55342604.html
  • 玄奘《八识规矩颂》新译·导言

    。在此特向参与讨论的同学表示感谢!   在收集资料与写作的过程,曾承蒙金陵刻经处的吕建福、浙江学刊编辑部的任宜敏、南京大学的杨维、陕西师范大学的吴言生、香港大学佛教研究所的姚治华、中山大学的冯焕珍...从内容来看,它言简意赅,在四十八句几乎包容了唯识学的所有基本名相和要义,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唯识学的方便法门。从历史来看,明末的唯识学复兴,便肇始于对它的注解和诠释。即使今天,在清末年杨仁山自日本引回...

    倪梁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3342995.html
  • 近两年来大陆佛教教育问题研究述评

    书院制度,以国家考试来取仕的想法和主张,在今天看来都是行不通的。(《王恩洋教育思想初探》)   杨维先生从禅悟何以可能的立论,诠释了禅宗的教学体系。禅宗虽主张“顿悟成佛”,&...潘桂明 南京大学:杨维 江南大学:邓子美 西北民族学院:多识·洛桑图丹琼排 南京大学:圣凯 杭州商学院:王仲尧 中国佛教协会:杨笑天 ...

    宗舜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5049853.html
  • 2005年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等

    周广荣、伍先林、王公伟、杨维、林克智、夏金华、吴可为、宣方、冯焕珍、黄夏年、向世山等。会议收到论文81篇,内容丰富,涉及了楚山生平的考述、楚山禅师禅法思想的诠释、楚山禅师念佛禅的解释、楚山弟子、禅系...一、图像研究 图像的解读和深入研究,在题材丰富的大足石刻依然是重点。马世长指出第176窟弥勒下生经变相和177窟泗洲大圣并列组合,对照伪经《僧伽欲入涅架说六度经》十分吻合。从而证明,神僧崇拜和伪经的...

    陈 灼 黎方银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2151676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

    14] 《大佛顶首楞严经·卷第二》   [15] 不过,心生灭门本身却不是杂染法,这一点必须明确。   [16] 本心   [17] 杨维博士学位论文《心性与佛性──中国佛教心性...在中国佛教的不同宗派,心性论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,而要准确了解和把握其中的奥秘,就必须掌握更加广泛的知识。这样的知识不仅仅是佛教的各种理论,而且也更多地表现为对佛教相关背景的把握,包括历史的、文化的...

    恒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85151853.html
  • 《华严经·入法界品》思想内涵与现代诠释

    出版社,1997年)。  杨维着,《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注译》,(台北:三民书局,2004)。  褚柏思着,《善财求道记》,(台北:新文丰出版社,1981年)。  刘贵杰着,《华严宗入门》,(台北:东...影响。   唐译本《华严经》共八十卷之多,全经分为四部分,即依信、解、行、证的层次来说明。信分有十一卷经;解分有四十一卷经;行分有七卷经,证分有二十一卷经。  《入法界品》在整部华严经,于信解行证四...

    戴兰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1653542.html